不可諱言,過去幾週可能是我少見的低潮期。總和的壓力有很多:工作、家庭、甚至是在台灣的奶奶身體也幾次進出醫院,每次看到父親打來的電話,都得深呼吸幾次才有勇氣接起電話。(奶奶現在還好,謝謝關心)跑步上的壓力也是有的,不管是來自自己還是別人的期待。
需要反省之處,大概是我很不習慣與人求助。對自己很嚴格,總覺得什麼事情沒做好,第一件事是檢討自己。即使朋友不帶情緒的一句話,也常常被誤解為批評。那天的事情大概也是這樣,我並沒有好好溝通,就是自己一直想、一直往牛角尖鑽。直到朋友向我釋出善意,那時候我已經無法原諒他、更無法原諒自己。
最後發了篇文,大概就是長久壓力下的突破口。雖然不是最理想的結果,但在那之後收到的支持與理解,同樣也難以想像地多。相較於對粉絲頁暫停更新的失望,有更多聲音是支持我和選手先好好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,對此我特別感激。
這兩天好好地整理了自己的情緒,我想我還是會持續跑步跟寫作這件事。我沒有這麼偉大,不是誰的燈塔。但唯有透過這個過程,我才能真正更理解跑步這件事在我生命中扮演的意義。
未來打算做的調整,包括降低發文的頻率、並拒絕一些不專屬於我的需求,例如請不要問我初半馬怎麼練,哪裡可以買哪雙鞋。這類問題如果能先去閱讀一些能輕易搜尋到的文章,不管是其他人寫的或是我的,再來討論會比較有效率。希望能將此省下來的時間,花費在更重要的人事物上頭。
—
下一篇文會是關於選手半年內半馬進步 11 分鐘的事。我不會很假惺惺地寫成案例分析,因為跑好、跑壞,都是選手自己的功勞。我只是很幸運地在第一排觀眾席,靜靜看著這一切發生。
—
最後,不要謝謝我,是我該感謝你們。 謝謝你們跟我分享你們的故事,更重要的,謝謝你們願意給我空間跟時間。
這條路真的不很容易,有好多時刻會覺得好辛苦、好累⋯⋯
但有人一起走,感覺就會好一些!